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混社会的13条人性潜规则,学校不教,父母不懂,句句扎心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23 08:26:33    

1.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,苦再多也要自己吃,路再难也得自己走。人与人之间除非有利益交换,否则,别人不可能给你插上翅膀翱翔太空。苏轼年少成名,却因反对变法被排挤出京,涉“乌台诗案”差点丢掉性命,从此一贬再贬,黄州、惠州、儋州,命运多舛,一生坎坷,官场失意,却乐观如斯。


2.你可能信守“遇方便时行方便,得饶人处且饶人。”面对伤害你的人,总是以原谅开始,以自己受伤结束。实际上,如果你觉得别人如何伤害你,都可以原谅,无需计较,别人对你的伤害就会变本加厉,因为他们知道,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。


3.人际交往中,你会经常遇到懂你、不懂你的人。遇到懂你的人,“万人丛中一握手,使我衣袖三年香。”,他们跟你有相似的经历、价值观及行事方式,做什么事都没必要解释,都会毫无理由全力支持;遇到不懂你的人,双方的认知水平、性格特点、生活背景差异较大,立场也是相互对立的,你再如何解释,都无济于事。

4.社会上很多人,都会觉得比自己精明强干,还不时耍小聪明欺骗别人,但无论如何,你只能欺骗别人一两次,而不可能骗人一辈子,骗人者迟早会露出马脚。


5.社会生活中,你与好朋友之间的互动交流,最多也只有提醒及建议,说再多的理由,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,如果你把自己抬得太高,真以为他往坑里跳的时候,可以拦住他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
6.换位思考、同理心,说来说去的本质,还是为了自己。人际交往中,很多人并不是不想换位思考、不懂换位思考,而是利益所然。他们认为,自私自利的收益,会大幅度超过换位思考的收益,他干嘛要选择换位思考。


7.一个人所谓的成熟,并不是仅仅只显现个人为人处世的身段柔软,而是越来越现实。他善于抓住本质,把最重要最核心的事紧紧握住,并花时间做得妥妥帖帖。

8.现实生活中,尽量不要给别人提出建议,也少给亲戚朋友出谋划策,除非这些人都是你信得过且交情很深。因为,建议对了,认为你是应该做的,如果是错了,就会把责任全部推到你身上,恨不得吃掉你。



9.做任何事情,都要留有余地,说话没必要和盘托出,要有所保留。比如,跟陌生人交谈,点到为止,之说30%;与朋友交流,深入一些,但也只能讲适合的50%;如果是跟家人聊天,能说到70%就已经很不错了。千万不要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秘密,如果你100%公开,人就不是坦诚,而是愚昧了。

10.每个人的原生家庭背景非常重要,会影响到你个人的职业选择、发展前途,在决定一些事情时,一定要慎之又慎。如果你家庭背景从商从政,父母的话要适当听进去,不要把他们的建议当耳旁风;假若你家庭是普通工农之家,父母亲的认知估计会相对低一些,要有所甄别,能不听的就不要太过认真。

11.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,如果你的底线越低,或者毫无底线,别人就会更想践踏你的底线。但如果某一天,你的底线抬高了,难以逾越,对方就越是不敢越你的底线雷池一步。这就是人性。人际交往中,就必须让自己长牙带刺,你的态度越明朗、底线越清晰,别人越不敢欺负你。


12.社会大舞台上,有两类老人。其中一类经验丰富、修养良好、考虑周到、以诚相待,是年轻人宝贵的导师,故有云“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”。另一类老人,早早地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,自己留在国内不断制造各种问题和麻烦,最后,还要非子女群体送终,却又不折不扣的应了孔子所说的“老而不死是谓贼”。


13.一个人总是在别人面前一蹦老高,看上去很厉害,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,没有什么大的本事。真正厉害的人,都是人狠话不多,言语简洁,一句话切中要害。社会生活中废话少、眼神犀利的人,都可能是狠角色。

相关文章:

家里为什么会长蘑菇(墙壁上为什么会长蘑菇?)04-02

席梦思为什么叫席梦思(“席梦思”名称是怎么来的?)04-02

为什么买房不买顶楼(“穷买顶楼傻买一楼”,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吗?)04-01

家里没跳闸为什么没电了(客厅插座突然没电了怎么办?)04-01

日本为什么不睡床(为什么日本人全都喜欢睡地上,而不睡床上?)04-01

美国房价为什么便宜吗(美国房子便宜的原因原来在这?)04-01

避雷针为什么是尖的(避雷针的原理、作用)04-01

米兰花为什么不香(6种“吃醋花”,就是喜欢酸)03-31